在斯里兰卡的首都科伦坡(Colombo)的街头漫步时,许多人可能会好奇:这座繁华的都市是否以某位历史人物的名字命名?答案是肯定的,但背后的故事远比一个简单的“是”或“否”更为复杂,科伦坡的名称源于葡萄牙殖民时期,与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弗·哥伦布(Christopher Columbus)有着间接的关联,却又并非直接以其命名,本文将深入探讨科伦坡名称的起源、历史背景及其文化意义,揭示这座城市的命名之谜。
科伦坡名称的起源:从殖民历史说起
科伦坡的现代名称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的葡萄牙殖民时代,在此之前,斯里兰卡(当时称为锡兰)的这片地区早已是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,当地僧伽罗语中称之为“科兰巴”(Kolamba),意为“港口”或“渡口”,反映了其作为印度洋贸易枢纽的地位,1505年,葡萄牙探险家洛伦索·德·阿尔梅达(Lourenço de Almeida)抵达此地,并将港口命名为“Colombo”,以纪念航海家克里斯托弗·哥伦布,尽管哥伦布本人从未到过斯里兰卡,但葡萄牙人将其视为航海时代的象征,试图通过命名来彰显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殖民野心。
有趣的是,科伦坡并非直接以哥伦布的名字命名,而是通过葡萄牙语的转译和本地化演变而来,哥伦布在葡萄牙语中被称为“Cristóvão Colombo”,而“Colombo”一词在葡萄牙语中也有“鸽子”的含义,这增添了一层文化隐喻,一些历史学家认为,葡萄牙人可能借用了本地词汇“Kolamba”的发音,并将其与哥伦布的名字结合,从而创造了“Colombo”这一名称,这种命名方式体现了殖民者常有的文化融合策略:既保留本地元素,又注入外来象征。
历史背景:殖民时期的命名政治
科伦坡的命名不仅是语言演变的结果,更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在亚洲的扩张历程,葡萄牙人将科伦坡作为他们在锡兰的统治中心,修建了堡垒和贸易站,并通过命名来强化其权威,此后,荷兰人和英国人相继占领该地,但“Colombo”这一名称被保留下来,并进一步国际化,英国殖民时期(1796-1948),科伦坡成为英属锡兰的首府,其名称被正式确立为现代拼写形式“Colombo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哥伦布本人与斯里兰卡并无直接关联,他一生致力于寻找通往亚洲的新航线,却误打误撞地发现了美洲大陆,葡萄牙人选择以他的名字命名科伦坡,更多是出于对航海时代精神的致敬,而非历史直接联系,这种命名方式在殖民历史中并不罕见——许多地方被重新命名以纪念欧洲人物或事件,从而掩盖了本地原有的文化和历史,印度的孟买(Bombay)源于葡萄牙语“Bom Bahia”(意为“好海湾”),而南非的开普敦(Cape Town)则直接反映了其地理特征和殖民历史。
文化意义:名称背后的身份之争
科伦坡的命名不仅是一个历史事实,更涉及文化身份和政治象征的讨论,在斯里兰卡独立后,一些本地民族主义者主张恢复古名“Kolamba”,以强调前殖民时期的历史。“Colombo”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名称,深深嵌入全球地图和本地生活中,科伦坡是斯里兰卡的经济、政治和文化中心,其名称承载着多层意义:既是殖民历史的遗留,也是全球化和本地化交织的象征。
从更广的角度看,科伦坡的命名故事提醒我们,城市名称往往不仅是地理标识,更是权力、文化和记忆的载体,类似以人物命名的城市在全球比比皆是:华盛顿特区(以乔治·华盛顿命名)、圣彼得堡(以彼得大帝命名)等,这些名称反映了历史人物的影响力,但也可能掩盖了土著或本地文化,科伦坡的案例独特之处在于,它并非直接以哥伦布命名,而是通过殖民历史的过滤和本地语言的融合,形成了一个 hybrid(混合) identity。
科伦坡确实是以人名命名的,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直接命名过程,其名称源于葡萄牙殖民者对克里斯托弗·哥伦布的致敬,却又融合了本地词汇“Kolamba”,体现了历史、语言和文化的交织,当我们提及科伦坡,它不再只是一个殖民遗产的符号,而是斯里兰卡多元身份的体现——一座从古代港口演变而来的现代都市,其名称讲述着海洋贸易、殖民扩张和独立复兴的宏大叙事,科伦坡的命名之谜提醒我们:历史从未非黑即白,而是充满复杂的 shades of gray(灰色地带),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和思考。





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001号
京ICP备11000001号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