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特曼手术(Hartmann’s Procedure)是结直肠外科中一项经典的手术方式,主要用于治疗结直肠急重症,如肠梗阻、穿孔或复杂性憩室炎,该手术由法国外科医生亨利·哈特曼(Henri Hartmann)于1921年首次提出,因其操作相对安全且能有效控制感染,至今仍是紧急情况下的重要选择,本文将围绕哈特曼手术的适应症、手术步骤、并发症及术后康复展开详细探讨。
哈特曼手术的适应症
哈特曼手术的核心目标是解决结直肠病变引起的紧急情况,同时避免一期吻合的高风险,其常见适应症包括:
- 结直肠癌合并梗阻或穿孔:当肿瘤导致肠管完全阻塞或破裂时,一期切除肿瘤并造口可降低腹腔污染风险。
- 复杂性憩室炎:憩室穿孔引发腹膜炎时,切除病变肠段并末端造口是控制感染的关键。
- 创伤或医源性损伤:如结肠外伤或内镜检查导致的肠壁破裂。
- 其他炎症性肠病: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并发症。
值得注意的是,哈特曼手术通常作为“分期手术”的第一步,待患者情况稳定后,可能通过二次手术恢复肠道连续性。
手术操作要点
哈特曼手术的核心步骤包括病变肠段切除、近端造口(通常为乙状结肠或降结肠)和远端直肠闭合,具体流程如下:
- 术前准备:
- 快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,纠正休克或电解质紊乱。
- 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,必要时胃肠减压。
- 手术过程:
- 探查腹腔:明确病变部位及范围,评估肠管活力。
- 切除病变肠段:游离结肠脾曲或降结肠,切除坏死或穿孔的肠段。
- 近端造口:将健康的近端结肠拉出腹壁,制作永久性或临时性造口(如结肠造瘘)。
- 远端闭合:直肠残端用缝合器或手工缝合封闭,置于盆腔内。
- 术中注意事项:
- 避免损伤输尿管或盆腔神经。
- 彻底冲洗腹腔以减少感染风险。
术后并发症及管理
尽管哈特曼手术安全性较高,但术后仍可能出现以下问题:
- 造口相关并发症:如缺血、回缩或周围皮炎,需定期评估造口血运并指导患者护理。
- 盆腔感染或脓肿:多因直肠残端瘘引起,需通过引流或抗生素控制。
- 二次手术的挑战:约30%-50%患者因高龄或基础疾病无法恢复肠道连续性,需长期造口。
术后管理需强调多学科协作,包括营养支持、心理干预(尤其针对造口患者)及定期影像学复查。
哈特曼手术的争议与进展
近年来,随着微创技术(如腹腔镜)的普及,部分学者主张在急诊中尝试一期吻合联合保护性造口,以降低二次手术率,哈特曼手术在以下场景仍不可替代:
- 患者全身状态不稳定;
- 腹腔污染严重;
- 盆腔解剖复杂(如放疗后或肿瘤浸润)。
机器人辅助手术和生物材料的使用为直肠残端处理提供了新思路,可能减少术后瘘的发生。
哈特曼手术作为结直肠外科的“救命术式”,在急重症救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,其优势在于操作快捷、安全性高,但需权衡二次手术的风险与患者生活质量,随着技术发展,个体化决策将成为趋势,而哈特曼手术仍将是外科医生的重要武器。
(全文约1,050字)
注符合医学文献标准,但具体临床决策需以患者实际情况和最新指南为准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